參訪留言

【參訪留言】打造一個更幸福的家園

羅東高中 / 蔣紀鴻

DSC01606
    此次有幸藉由羅東高中法研社之參訪機會,能到這向來以推廣民主為名的慈林基金會做一個深入的參觀,此趟的收穫果然也像入寶山似地滿載而歸。並且,親自為我們解說與導覽的志工,也是我們羅高的退休老師,這更為彼此之間增添了幾分地熟悉與親切。

   台灣社會運動館的展示,象徵著台灣人這一路走來為自己發聲捍衛人權的歷程,而慈林,正將那段歷史化為一張張反映現實的圖片、一塊塊話盡改革滄桑的文字版,真實地呈現在每個人的眼前。其展示區中的布置擺設、內容鋪陳,無處不見慈林為推廣民主所做的努力,不但讓我們更了解了台灣發展民主體制所歷經的艱辛與改革,也讓我們更能將民主法治的觀念深植腦海。  

陳恆信:「林園」園藝體驗

(本文原登於《慈林通訊》季刊2007.04.15 第49期)

陳恆信 / 慈林志工

    涼風、晨霧下,寂靜的北宜「林園」裡,有著一群園丁正辛勤地鋤著草…。

    拔掉攀附山茶、杜鵑上的株株野藤,雖然剝奪其生命,內心稍感幾許的不忍,但「林園」就在我們辛勤(每個月雖只來一次,但總是很認真)的照料下,原本受野藤依附,遭強奪養分致幹枯、葉萎的山茶,又逐漸長出了嫩葉與細枒,看著看著…,心底不由升起一份喜悅與滿足。

吳昭賢:慈林基金會宜蘭知性之旅參訪感想

(本文原登於《慈林通訊》季刊2012.1.15 第68期)

吳昭賢/文化大學

  首先,感謝慈林基金會讓我們有這個機會參訪宜蘭,感謝所有的接待人員供應我們中餐及第2天的早餐。

    我們看見了台灣民主運動先烈的努力及犧牲,台灣今日的民主果實得之不易,長達好幾十年台灣政權掌握在蔣氏家族手中,我們雖然無法完全體會十幾年前台灣的一切,但是照片是最佳的說明,一直以來台灣人民的就是備受迫害。

蔡耀棕:期待為社會貢獻一份心力

(本文原登於《慈林通訊》季刊2011.10.15 第67期)

蔡耀棕/正心高中附設國中部

   漫長的等待,終於等到今天了。今天,是要去慈林參加夏令營的日子,一開始,我和帶隊鍾老師約在斗六的火車站見面。

    到了斗六火車站後,雖然人來人往,但我馬上就看到了熱情的鍾老師,很快的就聊起了,後來接二連三的來了幾位同學,他們都十分的害羞,但是經過一番聊天和噓寒問暖後,大家彼此熟識了。在火車上飛逝的六小時,同學間交換了彼此的心得,知道被學校推薦的原因,有人是學校的好幫手,有人是家扶中心的義工,每個人都各有來歷,我這時心中想著:「好棒!我來對了,這裡每個人都懷著一顆熱忱的心,真讓我感動。」到了松山後,我們換了車班,沿著北迴線走,窗外得天空也由清爽的天藍換成有點悶的灰。漸漸地,火車抵達宜蘭,我懷著一顆期待的心,隨著慈林的工作人員坐上遊覽車,來到慈林。

黃美君:慈林青年營感想

   (本文原登於《慈林通訊》季刊2004.07.15 第38期)

編按:慈林青年營自開辦以來,至今已經是第十三屆了,慈林堅持一貫的想法,希望能透過這個營隊,讓青年朋友了解台灣民主的歷史過程、拓展人文視野、增進對國家與社會的關懷,進而培養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。5月14到5月16的慈林青年營,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專青年朋友們在這裡互相分享經驗,交流激盪出更燦爛的思想火花。

 黃美君 / 政治大學俄文系

簡昀柔:參觀慈林台灣民主運動館及康灩泉先生書法展記

 (本文原登於《慈林通訊》季刊2009.04.10 第57期)

簡昀柔/學進國小六忠

   今天早上,我們全六年級先去參觀慈林。一進到慈林,我就感受到一股溫暖正在迎接我們,因為當我們扺達慈林時,慈林的志工們個個以燦爛的笑容熱情的迎接我們,讓我十分的溫暖。

頁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