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運事典:反核運動

一九七九年三月在美國三哩島發生核能發電廠事故後,於一九八六年在蘇聯車諾堡也發生另一次更為嚴重的核子災害。這兩次核子事故,竟然相繼發生在全世界工認最具核能經驗與技術的兩大超強國度裏,充分說明了核能發電具有難以避免的危險性,也揭穿了台電一向對外宣稱核電是絕對安全的片面之詞。

我們鄭重呼籲政府及社會大眾,正視核電廠可能帶來的巨大危機,共同為維護這塊生存的土地做最大的努力。

「反核宣言」於1988.1.17由反核行動會議通過

 

1979年,美國三哩島發生核能發電廠事故後,引發國內專家學者公開發表文章,反對台灣的核電政策。不過,1980年,台電卻提出興建核四廠計劃,並於1983年完成貢寮鄉的土地徵收。此後,隨著核四預算案的解凍與審查,「核四廠興建與否」成為國內備受矚目的公共議題,對民主發展產生重大影響。

1985年,國內核三廠一號機發生爆炸;隔年,車諾比則發生核電廠爆炸事件,反核聲浪逐漸壯大,同時這也促使反核人士向立委遊說,獲得55名立委連署,要求核四暫緩興建,預算順利遭立法院通過凍結。

民間社會方面,1986年,學界人士成立「新環境雜誌社」,以文致力推廣反核意識。隔年,各界反核人士共組「台灣環保聯盟組織」,以具體行動和國內第一個地方性反核組織─「鹽寮反核自救會」(1988年成立)─推動反核事工,諸如遊行、靜坐等活動至1992~94年達到高峰;此外,社團也積極到各地、校園舉辦反核說明會、講習核電知識等活動,推動反核的啟蒙教育。不僅如此,大專院校學生成立「反核學生工作隊」,舉行「反核野火燎原」、「核四公民投票」等活動,加入反核運動的行列中。

面對反核聲四起,1992年,行政院卻重提核四興建計畫,並由立法院通過核四預算案解凍。核四議題漸漸成為影響國內民主發展的重要課題。以公投來說,1994年5月22日,貢寮鄉舉行首次核四公投活動,96%支持反核,展現了人民自己當家作主的精神;同年,面對立法院通過8年核四預算案,反核人士也發起連署「罷免擁核立委」、「核四公投、十萬簽名」等活動。另一方面,台北縣/市相繼舉辦核四公投,在在展現出人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忱。

2000年,民進黨執政曾宣布同工,卻未能繼續履行選舉前的反核政策,於隔年宣布核四復工,無疑地重挫了反核運動者長年以來的努力。

 

參考資料:

 

高成炎,1995.4.25,〈反核運動之歷史與展望〉,《台灣環境第80期》。

王塗發,1997.2.1,〈台灣反核運動之回顧與展望〉,《教授論壇第12期》。

施信民,1993.5.1,〈反核火苗將繼續燎原〉,《台灣評論第7期》。

施信民主編,2002,《台灣環保運動史料彙編2》。台北:國史館。

何明修,2006,《綠色民主 台灣環境運動研究》。台北:群學。

 

撰文:顏世佩/慈林職工   (本文原登載於慈林通訊第61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