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運事典:林獻堂走過的社運路

撰文:顏世佩/慈林職工

林獻堂(1881-1956),號灌園,生於今台中縣霧峰鄉。自幼深受其父的儒家思想影響,7歲起學習經史,也塑造了敦厚的人格特質。此特質明顯反映在對日本殖民者的態度上。例如,對殖民者在台施行的差別待遇政策感到不滿,但畢生採非武力方式對抗殖民者。

1907年,林獻堂到日本觀光邂逅了梁啟超,兩人談起如何爭取台灣人民的自由。但在梁啟超提出中國無力幫助台人,建議結交日本政要人員,以牽制台灣總督府的觀點,使林獻堂認知到台人僅能以柔性手段,追求自主。1914年,林氏與日人板垣退助共創「台灣同化會」,以追求台人與日人共享平等地位。此訴求無疑對在台日人的利益造成衝擊,成立不久後,即遭總督府下令撤銷。為擴展台人的受教機會,林獻堂也發起捐獻活動,並於1915年設置台中中學校。1918年後,林氏因經常前往日本,有機會與留日知識份子接觸和共事,改以結社推展各項社會運動。

1921年到1934年期間,「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」在林獻堂的領導下,先後與「台灣文化協會」(簡稱「文協」)及「台灣民眾黨」等成員合作,共向日本議會提出15次請願,要求日本殖民政府讓台灣設置具有決議權的特別議會,以及居住於台灣者享有選舉權等權利。為落實以上理念,這群參與者更透過「文協」在各地舉辦演講會,號召民眾響應。1927年,因「文協」分裂,此運動聲勢才大衰。「文協」分裂後,林獻堂加入蔣渭水的「台灣民眾黨」,但無積極參與此組織的活動。1930年後,「台灣民眾黨」因受總督府強力鎮壓,難以有所作為,林獻堂再號召成員成立「台灣地方自治聯盟」,改推地方自治。1935年,台灣首次舉辦自治選舉,落實部分台灣住民享有政治參與權。

1945年終戰後,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,改由國民政府接收台灣。林獻堂積極投入復原台灣、維繫地方治安等工作。但陳儀來台後,卻藉土地改革以削弱傳統仕紳的在地影響力,並引發二二八事件。1949年林獻堂因病赴日就醫,1956年病逝於日本。

林獻堂一生所走的社運路,其精神無不是在喚起台灣住民自覺意識的產生,並期待大眾為自我的民族生存尋找一條出路的可能。

參考資料:
張正昌,1991,《林獻堂與台灣民族運動》。
黃富三,2004,《林獻堂傳》(南投市:臺灣文獻館)。

(本文原刊載於2008.1.15出刊之慈林通訊《季刊》第52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