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運事典:臺灣民報

我們處在今日的臺灣社會,欲望平等、要求生存,實在非趕緊創設民眾的言論機關,以助社會教育,並喚民心不可得了。我們在京同志,四年前已經有想到這裡,所以創設本社,發刊「臺灣」雜誌,雖然,到了如今,時勢已經進步,只有一個雜誌,實在不足應社會各方面的要求。所以這回新刊本報,專用平易的漢文,滿載民眾的智識,宗旨不外欲啟發我島的文化,振起同胞的元氣......

慈舟-《臺灣民報  第壹號》,1923

 

1920年,在「新民會」創立大會上,一群旅日留學生提議以創辦雜誌的方式,向社會宣導自由平等的重要;後經會員決議,創辦了《臺灣青年》。發刊初始,面臨到資金不足的困境,在蔡惠如和地方顯要及鄉親的樂捐下,才順利發行。此刊物共發行18期,受到熱烈迴響。爾後,報社認為推展文化教育事業不應有老、少、青、壯之分,而將雜誌的「青年」二字取消,改名為《臺灣》。為了使《臺灣》能順利發行,蔡培火被推選回台籌募基金,組織股份公司。

1923年,有感於設置民眾言論機構的重要,臺灣報社幹部決定再於東京増刊《臺灣民報》半月刊,推動啟蒙社會事業。之後,《臺灣民報》相繼再改成旬刊和週刊。1925年,其發行量已達1萬份以上。1927年,在總督府的允許下,《臺灣民報》才移入台灣發行。隨後,林獻堂與羅萬俥等人再向日人爭取創辦日報的權益;1932年,《臺灣民報》改成《臺灣新民報》日刊。

《臺灣民報》的主要特色係以漢文寫作文方式,發表、介紹當時世界各國(很大一部分是中國地區)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等時事,藉以拓展民眾視野,共同來關懷臺灣政治、社會的發展。一方面,《臺灣民報》因經常報導當時所發生的政治、社會運動,而成為各種社會運動宣導其理念和訊息的重要管道。例如,1924年,「治警事件」發生後,報社便發行特別號,詳盡報導此事件及公判結果。

30年代,受到中日戰爭,以及日本當局為有效推行「皇民化政策」的影響,台灣的言論自由受到官方嚴重的箝制。1937年,《臺灣新民報》被迫廢止漢文;1941年,再被迫改為《興南新聞》;1943年,再被迫與島內其他家報社合併,改稱《台灣新報》。1944年,受到政局的壓力,《興南新聞》結束經營。

《台灣民報》自《台灣青年》到《興南新聞》共有25年的歷史。論其內容,這份刊物在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社會運動扮演了啟蒙,和提倡台灣民族自覺意識的重要宣傳工具。

參考資料:

慈舟,1923,(大正十二年四月十五日),〈創刊詞〉,《台灣民報》。
葉榮鐘,2000,《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  下》(台中市:晨星),頁611-638。
吳三連、蔡培火等,1987,《臺灣民族運動史》(第5版)(台北市:自立晚報),543-571。
楊肇嘉,1978,《楊肇嘉回憶錄》(第3版)(台北市:三民書局),407-440。
 
撰文:顏世佩/慈林職工 (本文原登載於慈林通訊第58期)